黎平县探索推行“AI智能监控”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近年来,黎平县把未成年人保护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强化科技赋能,充分利用大数据、AI智能等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信息排查、风险预警、精准干预能力。
一、是紧盯重点布网
为有效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及被侵害、降低未成年人溺亡风险,依托“技防人防融合”机制,在交通要道、校园周边、背街小巷、特定治安场所等重点部位和重点水域部署AI摄像头系统,构建全天候防护网络,破解了重点区域监管盲区和力量部署不均衡难题。截至目前,全县已接入公共区域2569个AI智能监控,实现26个乡镇(街道)、321个村(社区)智慧平台全覆盖。系统运行以来,未成年人防溺水监控日均预警200余条,成功阻断未成年人涉水、野游、野钓等危险行为500余次;交通违法预警量逐月下降30%。
二、精准推送告警
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构建“县级指挥平台—乡镇(街道)枢纽—村(社区)终端”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告警信息“县乡村同步预警、闭环处置”,形成“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县”的治理新格局。在未成年人入住酒店、夜间出入棋牌室、KTV、网吧、酒吧等重点管控场所时,即刻触发分级预警机制,实现对未成年人异常进入行为的精准捕捉与毫秒级响应,大幅提升监管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进一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今年4月份“智能护未”接入省平台以来,主动预警4299条,已处置4299条,处置率100%,切实以科技赋能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三、部门联合治理
联合公安、市监、文广、妇联等部门及属地乡镇(街道)持续开展夜间“清零行动”,加大对营业性娱乐场所、电竞酒店、酒吧、旅馆业等行业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充分发挥AI智能监控在特定治安场所的监督作用,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不得招用、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从严查处行业场所涉未成年人犯罪和突出治安问题。今年以来,在八类特定场所安装AI摄像头394家,通过智能身份识别设备,共查获未成年人529人,其中,在特定场所内查获267人,街面查获262人,对夜间在外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800余人次,向相关部门精准推送提示函2份、建议书26份,有效筑牢了未成年人保护防线。
来源:县政治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