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智能预警系统 0.8秒拦截风险,智慧防灾更安心

校园安防“无死角”:在出入口、教学区、宿舍等关键节点,搭载人脸识别算法的AI边缘计算服务器精准识别人员身份。对未登记或黑名单人员,系统即时预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9.3%。攀爬围墙、聚集斗殴等异常行为同样难逃“法眼”。

楼梯间学生奔跑,AI即刻语音提醒;可疑人员靠近校门,系统瞬间报警……在云霄县校园里,人工智能正成为防灾减灾救灾的“火眼金睛”和“智慧大脑”,为师生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数字防线。

智慧预警:风险捕捉“快准稳”

楼梯安全“秒守护”:部署AI行为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楼梯间公共区域。一旦捕捉到推搡、奔跑等危险动作,系统0.8秒内发出语音提醒,有效预防踩踏事故,同时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校园安防“无死角”:在出入口、教学区、宿舍等关键节点,搭载人脸识别算法的AI边缘计算服务器精准识别人员身份。对未登记或黑名单人员,系统即时预警,识别准确率高达99.3%。攀爬围墙、聚集斗殴等异常行为同样难逃“法眼”。

隐患识别“全天候”:整合物联网、图像AI算法等技术,构建智慧化校园管理系统,涵盖非法入侵预警、火灾预警报警、楼道防踩踏预警等模块,让潜在风险无处遁形。

应急中枢:指挥调度“一张图”

“六张图”统揽全局:打造教育应急指挥“智慧大脑”,汇聚灾害风险点、应急力量、物资储备、应急预案等关键信息,绘制“风险隐患”“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路线”“应急预案”“避难场所”六张电子作战图,实现资源一目了然。

响应处置“快如电”:依托智能化平台,实现“1分钟出动、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的快速响应目标。人员调度更精准,作战指挥可视化,评估分析更智能,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灾情评估“有依据”:利用遥感影像、无人机、卫星定位等技术,

可在灾后快速精准评估人员伤亡、设施损毁情况,为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资源提供强有力支撑。

能力跃升:从“人防”到“智防”

模式根本转变:AI深度应用推动校园安全管理实现三大转变:从事后追溯转向事前预防,从单点防控转向体系防控,从人工巡检转向智能研判。

赋能“防抗救”全链:强化大数据、AI在风险分析、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物资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构建“业务架构、场景应用、技术标准”三位一体的智能防灾新模式,为行业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智能驱动”奠定基础。

预见性防御增强:利用AI分析实时数据(如水位、降雨量),可预测灾害蔓延路径和影响范围,为提前转移师生群众、调配资源赢得宝贵时间,推动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型转型。

未来可期:安全网络“立体化”

安全教育“活起来”:AI技术让传统安全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多维互动”,“被动记忆”转为“主动体验”,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

资源辐射“更广泛”:生成的可复制数字安全教育资源,有效链接“校园—家庭—社区”,构建起立体化的全民安全防护网络。

持续进化“动能足”:随着AI算力升级,未来的“校园大脑”将具备更强自主学习能力,为智慧安防注入持续动能,守护校园长治久安。

“防灾不是等灾难敲门,而是要把门修得更牢。”云霄县以“AI+”为杠杆,撬动校园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整体跃升,用科技之力为师生编织了一张看得见、反应快、防得住的智慧安全网,让校园成为更安心、更温暖的成长港湾。

来源:漳州市教育局